桂林湘源紅色教育培訓中心
周主任:17776099886
唐老師:18977378333
QQ-1:337921760
QQ-2:317990465
網址:www.vktuan.com
提起湘江戰役,很多人認為發生在湖南。卻不知道這部壯麗的紅色史詩寫在桂北的湘江源頭、廣西北部的全州、興安和灌陽縣。
87年前,革命戰爭點燃了桂北大地。三大阻擊戰是中央紅軍渡江生命線的關鍵!四大渡口的搶渡保住了革命的核心領導權。
87年后,紅色陣地不再硝煙彌漫,但紅色火種卻深深扎根于湘江兩岸,把共產黨對湘江戰役精神的決心和忠誠傳遞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紅色電波 使命必達
獅子山位于廣西興安縣以南1公里處,是莊嚴的紅軍長征沖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走進紀念碑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大型雕塑令人震撼?!凹t軍、送別、長征、渡江、永生”五組浮雕,生動再現了湘江決戰中的英雄場景。
紀念碑園走廊上,收集了20321名沖破湘江犧牲的烈士。在“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勝負關系全局”和“望高舉著勝利的旗幟向著火線上去”的號召下,他們敢于犧牲,無怨無悔。
縫紉機、發電機、發射機...一件件湘江戰役中紅軍使用過的物品陳列在博物館里,沉重的歷史被無聲卻有力地講述著。在一臺仿制發電機前,尹湯懷講述了一個電臺和紅軍長征的故事。
毛主席曾經說過,有了電臺,就等于“提著燈籠走夜路”。紅軍在長征中很少中埋伏,因為情報工作做得好,所以發電機是一個關系全軍命運的“大家伙”。
當時使用的發報機由一臺68公斤重的手持式發電機提供電力,一組發電發報機需要128人來加強連保護。中央革命軍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發生器負責人謝寶金,在湘江戰役中身高1.89米,曾在山西煤礦拉煤。他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毅然擔起重擔,一路保護發電機,沖破湘江,越過雪山雪草,走向長征勝利。
“當時紅軍從興安界渡口渡江而過。為了避免發電機和發報機的浸水,紅軍士兵們頂著敵人的炮火。腳下是冰冷的湘江水。即使他們受傷了,他們也必須保護機器。一個人倒下了,另一個人立刻接上,小心翼翼地把機器抬過河。因為關系大局,關系全軍前途命運!”尹湯懷說,看守廣播電臺的128人終于到達了長征勝利的地方,其中就包括謝寶金在內,只剩下3人。
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守護紅色電波的隊伍正是本著這種精神,正是以這種精神,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不改、使命必達。
圖① 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講解員胡雅馨正在為觀眾講述血戰湘江的歷史故事。
不畏艱險 不怕犧牲
走進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15.8米高的立體浮雕生動還原了87年前紅軍橫渡湘江的場景。紅軍指揮員們手持步槍、大刀和號角,不停地向湘江沖去。軍隊里的騾馬掛著紅旗。每一個人物被放大來看都是一個英勇的故事。
展館里有一種特別的蓑衣。他的主人是參加腳山鋪阻擊戰的紅五團政委易蕩平。1934年11月30日,他率兩連堅守腳山鋪前線,掩護大軍撤退。身上已經多處負傷的易蕩平腿部再次負傷,警衛員想要背上他撤退,他卻在敵軍即將沖上來之際,抓住警衛員的手槍,朝自己開了一槍,寧死不當俘虜。
易蕩平參加革命后改名。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他“以蕩平天下不平事為己任”。這就是當時的共產黨,不怕流血犧牲,只為了更多的窮苦老百姓能夠翻身做主人。
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沒有什么能消滅他們對共產主義的狂熱信仰。山川作證,浩氣長存。
依靠人民 為了人民
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中,高34米、頭戴紅軍帽狀的主墓非常引人注目。踏上臺階走近紅軍帽下的“帽檐”,石板上刻著英烈的名字。其中有些很質樸:丘老九子、呂太陽妹、黃水金生……
圖②位于灌陽縣的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引人矚目的是高達34米、紅軍帽造型的主墓冢。
桂林黨史專家、灌陽縣黨史辦公室原主任文東柏指出,這說明當時參加紅軍的人大多是勞苦大眾?!蔽臇|柏說:“許多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人,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但他們仍然毫不猶豫地走上革命道路,因為當時的口號是紅軍有糧有地,紅軍是為廣大人民的幸福而工作的?!?。
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與人民同生死、同甘共苦、艱苦奮斗的精神。
在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里,一床被子,經過80多年的洗禮,默默地講述著軍民深情的故事。
當時紅軍未進灌陽,在敵人的反動宣傳和脅迫下,水車村農民翟順修和妻子帶著高燒的獨生子躲在山里。眼看著孩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焦急的夫婦抱著孩子趕回家。沒想到,一回到家,就遇到了一支龐大的紅軍部隊。紅軍醫生給孩子治病,孩子很快就康復了。為了感謝這對夫婦的救命之恩,他們送來了鴨蛋等土特產,但紅軍醫生一再拒絕。后來,當他看到紅軍要建橋時,翟順修背著大桌子和門板向紅軍走去。河里的水又深又快,橋修不好。他脫下衣服,到河中央去和紅軍戰士扎堆。他在齊腰深的水里工作了好幾個小時。紅軍表揚了翟順修,后來給了他一床被子。1977年,翟順修將這床軍被捐贈給灌陽縣文化館。
圖③ 在新圩阻擊戰史實陳列館里,翟順修捐獻出來的紅軍被是軍民情深的有力證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湘江戰役中的故事,為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真實、鮮活的素材。
“湘江血戰是壯麗的長征史詩中的重要篇章。對黨的絕對忠誠和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湘江戰役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币鼫珣颜f:“傳承長征精神,必須講好紅色故事,使湘江戰役中涌現的紅軍英雄事跡教育、感染、激勵人們?!?/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