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deo id="86iup"><mark id="86iup"></mark></video>
      廣西黨性教育

      新聞動態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桂林湘源紅色教育培訓中心

      周主任:17776099886

      唐老師:18977378333

      QQ-1:337921760

      QQ-2:317990465

      網址:www.vktuan.com

      敬讀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了解其背后的壯烈故事

      您的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敬讀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了解其背后的壯烈故事

      發布日期:2021-04-08 00:00:00 作者: 點擊:

      酒海井,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灌陽縣新圩鎮北部,因其外形酷似一個大酒柜而得名。井口直徑約2米,上小下大。下面有一條地下河。1934年,100多名紅軍戰士在這里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默默地在冰冷漆黑的酒海井中。時光飛逝,86年過去了,但在井口外安居樂業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為了緬懷先烈,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灌陽縣在新圩縣酒海井修建了紅軍烈士紀念碑。碑文如下:

      由于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革命力量,紅軍被迫退出贛、閩蘇區,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從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在突破國民黨反動派設置的三道封鎖線后,經湖南道縣由永安關、雷口關進入灌陽,擬在全州、興安間渡過湘江,繼續西進。國民黨反動派利用湘江天然屏障,集中30萬兵力,妄圖聚殲紅軍于湘江東岸的灌陽、全州、興安等地區。

      1934年11月27日至30日,為掩護中央紅軍搶渡湘江,中央軍委炮兵營,紅五師第十四、十五團及紅六師第十八團先后受命在新圩至排埠江一帶,阻擊國民黨兩個師及一個獨立團的瘋狂進攻,浴血奮戰四天三夜,完成了阻擊任務。因形勢緊迫,紅軍撤退時來不及將傷病員安全轉移,國民黨反動派伙同當地土豪劣紳,將紅軍設在新圩下立灣村祠堂的臨時救護所里的一百多位傷病員捆綁后,殘忍地丟進酒海井這個深不可測的地下河里,全部壯烈犧牲。

      為緬懷先烈,告慰英靈,教育后人,特立此碑。

      安息吧,英勇的烈士們!

      中共灌陽縣委

      灌陽縣人民政府立

      公元2003年12月

      血染湘江,身殞酒海井

      1934年11月25日,中央革命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將穿越廣西全州至興安之間的湘江,突破國民黨軍隊第四條封鎖線。27日,紅軍第五師師長李天佑帶領部隊到馬渡橋以北的楊柳井、排埠江一線,占領有利地形,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兩軍相互配合。紅軍頑強地抵抗了敵人幾次的進攻。29日,紅軍仍與敵人戰斗至死,沒有放棄每座山。桂軍開始大規模立體攻擊。飛機和炮兵依次轟炸,造成紅軍第五師人員傷亡慘重,紅軍第十五團500余人傷亡。然而,紅軍第五師仍勇敢地封鎖并掩護兄弟部隊過河。30日,除了后衛第五紅軍第34師、三紅軍六師十八團外,其余后續部隊安全過河。第五紅師有兩團一營,封鎖了桂軍七團的進攻,以犧牲一半以上傷亡為代價,確保紅軍順利過河。

      不幸的是,部分傷勢嚴重的紅軍士兵無法行進,暫時留在新圩下立灣村祠堂臨時野戰醫院救治。反動民兵找到臨時戰場醫院后,他們襲擊受傷紅軍,用繩子綁傷紅軍手腳,然后扔進酒海井。100多名紅軍士兵遭到迫害。

      桂林紅色教育

      打撈沉寂的英魂

      2003年,灌陽縣委、縣政府在酒海井為紅軍烈士修建紀念碑和護欄。紀念碑高8.1米。紀念碑正面有七個大字:“紅軍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前有一個方形區域,周圍有白色大理石欄桿。欄桿前,有一座寫著“新圩酒海井紅軍烈士殉難處”字樣的紀念碑,四周柏樹環繞,莊嚴肅穆。

      2017年8月,灌陽縣啟動酒海井烈士遺體勘察打撈工作。經過43天的打撈、清理和鑒定,確定遺體年齡在15-25歲之間,均為男性。遺骸的數量、年齡和死亡方式與當年犧牲紅軍的資料一致??梢源_認,這是1934年國民黨投入水井的紅軍烈士遺骸。在打撈和挖掘遺骸的過程中,發現有被棕繩捆綁的痕跡,烈士遺骸殘缺。當地政府還在灌陽全境尋找紅軍遺骸,將零散的遺骸掩埋在酒海井紅軍紀念園,烈士們可以在這里安息。酒海井烈士紀念碑不僅代表了100多名被國民黨和反動民兵殘忍殺害并扔進井里的紅軍烈士,而且代表了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全體紅軍烈士的英魂。

      銘記歷史,繼承遺志

      繼承了烈士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在長征中,紅軍指揮員對戰士們說的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只要跟黨走,就一定會勝利”。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著黨和紅軍渡過難關,贏得長征勝利。在新圩戰役中,紅軍第五師幾次毫無畏懼地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在接到軍團部“不惜一切代價,不遺余力堅持三四天”的命令后,英勇殺敵,確保了紅軍后方的安全。黨的一切意志都來自于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一定會勝利的信念。據統計,紅五師14團、15團和中央軍委炮兵營共有士兵3900人。阻擋了一萬多名國民黨桂軍,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失了三千多人。他們的犧牲挽救了革命的火種,換來了革命的勝利。

      繼承先烈“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勇于擔當精神。酒海井英雄遺骨是紅軍長征英勇獻身精神的證明。雖然在灌陽犧牲的士兵人數無法全部統計,但每一位烈士都值得尊敬。胡震是在新徐圩阻擊戰中犧牲的烈士之一。當時任紅軍第三兵團第五師參謀長。他奉命到前線指揮第十五團。不幸的是,他被敵人的子彈擊中了胸部。臨死前,他說:“只要還有一個人,就決不讓敵人進到新圩?!?,他的誓言大大地鼓舞了戰友們的戰斗精神。他們以不屈不撓、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與強敵奮戰至死,犧牲了自己,誓死保衛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委渡過湘江。

      繼承了烈士們“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奮斗精神。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長征見證了紅軍的艱苦斗爭。新徐阻擊戰中,指導員何誠兩天沒吃一粒糧食。一個通信員拿起一袋炒米遞給他。想到戰士們一天沒吃飯,他就把炒米全給了大家共享。紅軍戰士在饑寒交迫中頑強戰斗,以驚人的毅力阻擋了敵人的進攻。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支軍隊,只有堅持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克服一切障礙,立于不敗之地,取得更大的勝利。


      本文網址:http://www.vktuan.com/news/628.html

      關鍵詞:桂林紅色教育,湘江戰役紅色基地,桂林黨性教育

      最近瀏覽:

    1. 在線客服
    2. 聯系電話
      17776099886
    3. 在線留言
    4. 在線咨詢
      国产自产女人91一区在线观看_日本一极品久久99精品_性饥渴少妇片A∨G6996_国产资源在线观看
      1. <video id="86iup"><mark id="86iup"></mark></video>